发布时间: 2025 年 7 月 7 日 浏览次数: 10
6月24日,无锡市老区建设与乡村发展促进会会长李建秋率调研组一行,赴惠山区就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市老促会副会长周士良、特聘专家汤可可、副秘书长吴亚军、工作人员邱开荣等参加调研。惠山区副区长田红保,区农业农村局主要及分管负责人,区老促会会长陆益、副会长陈锡瑜、朱平、陆永琦,以及阳山镇、村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调研组首先抵达阳山镇桃源村山南头,实地考察“美丽农居”家园建设。桃源村党总支书记张谷介绍了村级特色产业转型发展情况。该村依托阳山水蜜桃核心产区优势,积极打造“前寺舍观光+山南头体验”旅游节点,推动民宿、农家乐业态发展,年接待游客突破30万人次,成功实现从“卖桃”到“兴业”的转型,村集体年均增收显著。同时,通过“收储回购、统一租赁、合伙盘活”等途径盘活闲置宅基地与集体建设用地,助力村集体年增收120万元。预计相关文旅项目全面运营后,镇村两级年增收可达400万元。
随后,调研组一行转赴阳山镇住基村,考察“时光稻语”休闲农业基地。住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志健汇报了基地建设情况。该基地紧邻国家级“太湖三白”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中心项目,通过池塘整治、土地复耕等措施有效盘活土地资源。目前基地总面积近300亩,形成了以粮食生产为主,虾稻共生及其他生态种养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下一步,该村将投入500万元,着力打造“时光稻语”渔农旅融合品牌,推进生态环境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农田水利设施完善,并融入垂钓平台、休闲步道、绿化景观、露营休憩、亲子体验等多元文旅元素,进一步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实地考察结束后,调研组在阳山镇政府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惠山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情况汇报。副区长田红保、区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陆新宇作专题汇报。
近年来惠山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将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核心抓手,立足苏南城乡融合特点,大胆创新实践:通过三资规范与党建引领双轨并行、资源开发与特色产业双轮并进、低效盘活与平台化发展协同发力、制度创新与利益联结双向突破、土地金融与人才支撑多维发力等系统性举措,探索出产业融合、镇村联建等多元发展路径。截至2024年,全区102个村(涉农社区)村均集体年收入达1250万元,集体总资产达70.7亿元,位居无锡市前列。全区村级总收入达12.74亿元。
李建秋会长对惠山区政府及阳山镇相关行政村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创新实践给予充分肯定。
他强调,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中央及省市高度重视的工作,也是无锡市委、市政府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李建秋要求惠山区继续深化探索,再创佳绩:
1.深挖特色资源,做强产业支撑。充分依托骨干村(社区)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强产业带动效应,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累。
2.发挥园区优势,促进持续发展。有效利用传统工业园区资源,加快园区经济增长,增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化解各类累积性矛盾。
3.强化基层统筹,选优配强“头雁”。乡镇(街道)要下大力气抓好村级(社区)统筹协调工作,特别要选配德才兼备的村级组织带头人,更好地承担各项社会管理职能。
4.规范资金管理,防范化解风险。在加强村级统筹基础上,积极搭建镇(街道)级及以上投融资平台,为村(社区)投资发展提供专业服务,有效防范和管控村级投资风险。
惠山区老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