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特色农业品牌,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东港镇发展特色农业调查

发布时间: 2025 年 9 月 22 日 浏览次数: 7

塑造特色农业品牌,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东港镇发展特色农业调查

东港镇老促会

        近年来,东港镇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理念,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农业产业,持续推动各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切实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一、现状和基本情况 

东港镇农业资源优势显著,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全镇农用地总面积7.1万亩,耕地面积4.4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3.54万亩;截至2024年底永农上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6万亩;认定和新建市属蔬菜基地1792亩。稻麦粮食产业约2.2万亩;蔬菜产业约1200亩;园艺产业约7000亩;水产养殖约2500亩;果品产业约2100亩。围绕“绿色+、科技+、规模+、融合+”,着力打造以红豆杉、优质稻米为主导产业,特色果蔬、精品水产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持续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农文旅、互联网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发展,目前已建成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东港分园,其中,建成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2023年东港镇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近年来,全镇加快推进村级农业特色园建设,完成黄土塘、陈市、东南、华东、山联5个村级农业特色园建设,形成“一村一品”农业特色村。

二、特色农业产业典型

东港镇积极探索多元化农业发展之路,涌现了一批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成功典型。无锡市保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圣炘家庭农场),注册商标为“沙子江”,主要从事水产养殖。公司投入资金500万元,目前公司的水产养殖规模已达500多亩。公司在以大闸蟹养殖为主业的同时,积极引进青虾、红螯螯虾(淡水澳洲龙虾)、克氏鳌虾、中华草龟以及巴西鳄龟等特种水产养殖。在开展养殖的同时,还通过研发秘制醉蟹、秘制龙虾等特色产品,享誉周边地区。2022年通过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建成高标准鱼池建设示范点。2023年“沙子江”大闸蟹获得绿色食品认证,被认证为省级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和农业部健康养殖场, 2024年销售额达800多万元,在企业获得显著经济效益同时,带动了周边20多个较为贫困的农户脱贫致富。

无锡市黄土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蒋建康”品牌的拥有者,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金2000万元,法人蒋建康是无锡市农业条线人大代表,黄土塘西瓜种植技艺非遗传承人,副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公司致力于西甜瓜、贝贝南瓜、小番茄等地方特色农产品种植及种苗销售,西瓜种植面积约500亩。公司注册商标“蒋建康”,入选江苏省农产品品牌目录、第三届无锡市十大农产品品牌等,主要农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近年来公司围绕“特色农业+”,累计投入500余万元,新建种植连栋大棚40余亩、新建育苗基地2座。公司与上海农科院等高等院校开展以新品种研发、繁育为主题的产学研合作,先后引进和繁育了美都、冰激凌、早春红玉、贝贝南瓜等新品种种苗,优化田间作物品类、引入智能设施等措施,不断提升种植科技水平和产品品质,其瓜果在无锡地区保持“枝压群芳”美誉。目前黄土塘西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已拓展到周边乡镇,种植面积约2000亩,亩均增收2000余元。公司创办的“蒋建康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 获评江苏省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更好地发挥了“三带”效应。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链条短。以初级农产品销售为主,深加工率不足10%,附加值低。

二是品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虽然有一些较知名的品牌,但各自为战的格局很难形成群体优势。

        三是引进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有待加强。一些小规模的种养殖户的老龄化严重,新型农业技术(如智慧农业)普及率低。

四是基础设施不足。冷链物流、仓储设施不够完善,制约了产品外销和抗风险能力。  

      四、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要发展农旅融合,开发采摘体验、研学旅游项目。积极探索锡东生态园、张缪舍村、山联村、港东村、港南村农文旅休闲乡村景观带建设,重点打造“金色山联—田美港东—金穗港南” 农旅融合、产农融合、文教融合的美丽乡村示范区,形成一个拥有江南水乡特色、景美人美的现代化美丽乡村示范区域。山联村要以“蓝园山联”农村旅游业态提档升级项目建成为契机,优化包含“境、遇、见和蓝胶片”4个子项目的内涵,放大产业溢出效应。努力实现翠冠梨、葡萄、火龙果等特色采摘与乡村旅游相映成辉。 

二要强化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引进,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支持相关企业注册商标,统一包装设计。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努力把 “沙子江”、“蟹之皇”、“蟹非蟹”等大闸蟹品牌 ;“东湖塘”、“黄土塘”、“蒋建康”等西甜瓜品牌;山联菊花、金湖塘鸡蛋等传统著名品牌打造成地区优质农产品“名牌”。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冷链物流中心,打通对接周边城市的生鲜供应链。要进一步借助直播电商、微商、社区团购等平台拓展线上市场。红豆园艺电商中心和在建张缪舍电商产业园要积极探索涵盖农业种植、加工储运、电商销售、现代生产配套在内的全产业链,加快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做强地方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三要推动科技赋能,建设智慧特色农业。要积极探索与南京、上海等高校共建智慧农业,同时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目前东港镇在港南村已建成集美丽农田、科技农业、数字中心一体的智慧广电数字乡村服务平台,初步实现主体数字化,产业数据化,资源网格化有机结合,要聚焦美丽乡村、智慧农业、现代农民,以全面感知、广泛互联、科技管控、深度应用、灵活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农业”建设,积极引领全区域信息化梯度发展。要通过智慧农业、数字农业中心建设,采集土壤、水质、气象及病虫害等实时数据,着力提高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风险的应对能力,实现农业数字化、种植智能化、灌溉智慧化。

四要优化政策保障,确保食品安全。 政府应探索设立特色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对龙头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要加大对特色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提倡和推动“农户+合作社+企业”利益联结机制,降低市场风险。要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全过程的监督力度,确保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