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红豆村“文化+产业”激发富民兴村新动能

发布时间: 2025 年 7 月 31 日 浏览次数: 27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红豆村“文化+产业”激发富民兴村新动能

        老区顾山镇是全国农运先驱周水平的故乡,如今正以日新月异的姿态奋进在百舸争流的新时代,红豆村新貌就是顾山的缩影。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桃树倒映在明净的水面,桃林怀抱着秀丽的村庄……三月底的红豆村,3500余亩水蜜桃竞相开花。空气中那诱人的芳香会使你心醉,那满枝头盛开的桃花会让你飘飘欲仙,极目远眺,那大片大片的桃花柔的像一块红色的锦缎,红的像傍晚夕阳映照下的彩霞。桃花摇曳,油菜飘香,冬麦拔节,湖柳拂水,青山绿水,粉墙黛瓦,好一个美丽的田园乡村!

        红豆村,因有千年古树——红豆树而得名。地处张家港市、常熟市、锡山区和江阴市四市(区)交界,是江阴市的东大门。辖区总面积7.4平方公里,辖42个自然村,60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6232人,约1756户。红豆村交通便利,锡张高速和省道暨南大道在村内纵横而过;文化底蕴深厚,唐朝诗人王维的《相思》成就了顾山红豆,《乾隆江阴县志》中第二十四卷“拾遗”中还有了“红豆占年”的记录。村内还有一处永安桥,有资料说是在明万历年间建成,至今靠东侧桥旁刻有“乾隆三十三年字样”。

        红豆村以红豆树为“魂”,以水蜜桃为“媒”,探索发展乡村旅游新路径,立足“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双轮驱动乡村振兴新格局,推动水蜜桃全产业链提档升级,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让村庄环境美起来,村民钱包鼓起来,百姓生活富起来。红豆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敏东立足岗位、担当作为,带领红豆村脱贫致富,发展甜蜜事业,获得江苏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突出贡献奖、江苏省“百名示范”村书记、无锡市优秀村书记、无锡市村(社区)示范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当选第十七届无锡市人大代表。红豆村先后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江苏省田园乡村”、“江苏省传统村落”、“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

        发展甜蜜产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红豆村联合省科研院所共建江苏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桃产学研合作推广基地、顾山生态桃技术示范基地,持续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塑造新模式,水蜜桃种植面积达3500余亩,年产量超3000余吨,年收入5000余万元,让农民真正享受到“甜蜜收益”。打造江阴市村级特色产业带电商公共服务示范点,开展镇长来带货、网红来助农等活动,通过电商平台拓宽线上销售渠道。与江南大学签署水蜜桃深加工战略合作协议,合作研发水蜜桃酒,并在建设创新平台、高新技术转化、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依托高附加值产品实现“裂变反应”,延伸桃产业经济链条。

        弘扬甜蜜文化,促进生态旅游提质增效。红豆村围绕红豆甜蜜文化,依托水蜜桃、花卉绿植、红豆院等产业资源,探索开发乡村旅游精品路线。连续9年举办顾山镇红豆文化旅游节活动、金顾山水蜜桃节,持续开展水蜜桃品鉴、生态桃发展论坛、水蜜桃“双创”直播大赛、“桃之邀邀”草坪音乐节等文化展示活动,不断提升“金顾山”水蜜桃品牌影响力,巩固提升红豆文化品牌。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全链条发展模式,串联乡村文旅资源,逐渐形成“春赏花、夏采果”的产业发展模式,打造“一花一桃一品牌”,让“桃文化”特色乡村旅游产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新引擎。

        创造甜美生活,促进村民共享发展成果。依托江苏省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村集体收入大幅提升,全年总收入超千万元。红豆的农业“强”了、农民“富”了,农村也更“美”了。通过环境整治和资源开发,红豆实现了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的华丽转身,良好的生态正成为乡村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2024年,红豆村继续投资150余万元,因地制宜打造红豆浜景观带,沿河打造亲水平台50米,打造木质走廊凉亭3座,新增绿化面积400平方米,全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新面貌。如今,村内随处可见的特色院落错落有致、各有千秋,休闲绿道、亲水码头,传统院落依水而筑,江南特有的枕水人家保存完好,在现代设施的衬托下,彰显出历史古村落韵味。

        红豆村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也是一个动态、长期的过程。征途漫漫,唯有奋斗。红豆村党委、村委将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丰富产业形态,加大融合力度,进一步发挥“致富工程”示范户的引领作用,深化水蜜桃产、学、研、用合作,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和美乡村,为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不懈的努力。

 江阴市老促会顾山分会

202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