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

发布时间: 2023 年 12 月 8 日 浏览次数: [WPPV-TOTAL-VIEWS]

锡山区老促会东港镇分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我镇各级深刻学习领会,把加快建设农业强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等基础性工程,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集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近期,我们就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如何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广泛调研,分别召开座谈会,在广泛听取镇相关部门及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所在村负责人和基层干部群众及相关组织实施者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全镇现有农业用地6万亩,其中,稳定耕地面积3.85万亩, 2022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9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5.8亿元,成功入选无锡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先导镇,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

(一)农业产业布局基本形成

近年来,我镇根据现有农业产业发展特色,邀请专业规划设计院对农业产业布局作详细规划,进一步优化农业集约规模、农业空间布局、特色产业集聚。目前已建成港东、港南、东南、黄土塘及张缪舍等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港南村试点了农文旅相结合的产业项目,在提高农业及农民收益的探索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农业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一个重要保障要素,我镇在黄土塘村、张缪舍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寻求与国企合作共建,打造2000余亩高标准生态节水型农田。港南村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数字智能科技农业,建成数字农业物联网监管平台和农田智能灌溉系统,全面植入农业物联网、休闲观光农业。继续实施红豆杉退林还田工程,有近3000亩红豆杉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腾出空间。全镇3.1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92万亩。

(三)农业园区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是东港分园建设逐步推进。为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规范化管理,促进园区土地、项目、资金等要素集约利用,提升园区农业集中生产规模。2022年,东港镇建成锡山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东港分园。二是加快镇村两级农业产业园建设。园区总面积2.8万亩,核心区面积3600亩,园区主要以优质水稻、紫杉醇药业为主导产业,特色水产、精品果蔬、农文旅协同发展,2022年,被无锡市认定为镇级农业产业园。同时加快推进村级农业特色园建设,2022年,完成黄土塘、陈市、东南、华东、山联5个村级农业特色园建设,形成“一村一品”农业特色村,张缪舍村还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建成张缪舍村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和农业电商产业园。三是推进产业强镇项目建设。完成国家级产业强镇一期2个项目建设,优化二期5个项目建设内容,力争项目早建成、早投产。

二、存在问题和主要原因

(一)建设农业强镇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首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现实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只有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才能有效解决项目建设前期的土地流转及项目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其次,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统筹力度有待加强。近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标准有所提高,但是与农业生产发展要求相比,仍存在投资及建设标准偏低的问题。再次,由于镇、村财力有限,资金投入的力度还有待加强。

(二)规划布局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建设农业强镇特别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对农田进行规模化、区域化治理的一项措施,一般要求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整体连片推进。目前,我镇作为无锡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先导镇,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高标准农田占比还不高。一些村由于缺少对连片区域农田产业布局、土地流转、水系建设、灌排设施、电力设施、农田道路、农田林网、村庄环境等方面的整体规划意识,缺少转移农民、组织农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招引农业投资主体的理念和措施,农业发展前瞻性、长远性还不够。同时不同的建设主体受资金投入等制约,建成的标准农田单体小而分散,规模效应难以实现。

(三)农业专业人才匮乏。从事农业产业及高标准农田耕种的从业人员普遍在45岁以上,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不够,缺乏年轻的有文化、有专业知识的从业人员。

(四)投资运营机制有待完善。一是投入渠道较为单一,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为政府投入,在资金筹措上也主要是通过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和地方融资两种方式,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明显不足。二是农业生产经营水平的难提高。主要是一些村将耕地发包给外来户经营,开发利用水平偏低,土地流转机制不顺畅,同时还存在较大的违约风险。三是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土地规模流转的顾虑较多。主要是农业规模化经营,需要建设和配备如粮食烘干系统、育秧育苗中心和一定面积的仓库、晒场等附属设施。国务院及农业部、财政部、国土部等部门先后发文,支持和鼓励在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中,给予一定比例的附属设施和配套设施用地,但由于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相关政策迟迟无法落地,配套设施建设用地一直很难通过审批,已成为制约土地规模流转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对策和措施

一要进一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要进一步提高农业专项规划意识,结合“三区三线”基本框架,根据镇现有农业产业发展特色,邀请专业规划设计院对农业产业布局作详细规划,进一步优化农业集约规模、农业空间布局、特色产业集聚。“十四五”期间,全镇要力争实现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18个,面积近8000亩,至2025年,全镇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二要进一步优化农业园区布局。在农业产业园区规划方面,按照南北两带、多点散发的发展思路,规划建设1个镇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及黄土塘村西甜瓜特色园、陈市特色水产园、金色山联菊花特色园、东南村有机水稻特色园、华东村粮果特色园、港南生态水稻园等14个村级农业特色园。规划建设蔬菜基地11个,共3000亩。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推进新一轮农文旅协同发展规划编制,规划建设北部休闲农业体验风光带和南部优质稻麦培育发展带,加快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三要加快农业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设农业强镇,必须从人才引进和培养开始,特别是上级政府要出台相关的农业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的一系列政策,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有舞台,出成效。

四要健全农业产业管理体制。研究制订农业产业管理制度,明确园区工作任务、组织架构、工作职责、管理要求、保障措施等,负责做好农业产业发展、投资建设、资产运营、土地流转、项目招引、品牌推广等运行管理工作。

五要规范农业园区运营管理。实行公司实体化运营管理,建立园区工作目标、运营模式、管理体系、责任分工以及奖惩措施等。按照“试点先行、以点扩面”的总体要求,以及“成熟一批、扩面一批”的总体思路,推进农业产业公司化运行体制,推动农业技术、产品质量、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六要加强农业园区监测评估。围绕发展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业的总体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和高水平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按照《无锡市市级农业产业园农业特色园认定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做好农业产业园监测评估基础工作,确保全面通过无锡市年度监测评估。

七要加大招商,探索农企融合。继续支持、指导红豆紫杉药业等国家级产业强镇项目建设,对二期5个项目加强监管、加快建设,力争高标准通过国家级验收。要继续利用国企融资能力强、建设能力强、运营能力强的优势,继续与国企加强合作,建设山联、湖塘桥、黄土塘等村高标准农田3300亩,建设蔬菜基地200亩。

八要推进村级特色园建设。按照村级特色园标准,建成港东、新巷、湖塘桥、港南、张缪舍5个特色园,力争规划边界外的村(社区)都至少建成1个村级农业特色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