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阴市红色资源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 2022 年 10 月 21 日 浏览次数: [WPPV-TOTAL-VIEWS]

江阴是一类革命老区,是一方革命热土,共产党人在这方热土上留下的革命遗址遗迹遍及全境。自1925年中共江阴县独独立支组织建立后,具有反侵略、反压迫光荣传统的江阴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反动军阀、土豪劣绅、日本侵略者、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一系列殊死的斗争,谱写了一部部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故事,涌现了以周水平、钱振标、蒋云、陈叔璇、朱松寿等一大批在反动军阀、国民党反动派屠刀下视死如归的共产党员英雄群像,留下了陈毅、谭震林等革命前辈在江阴创建抗日革命根据地与日军战斗的英勇故事和诸多革命遗址遗迹,由我地下党成功策划的要塞起义,为夺取渡江战役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黄山炮台遗址也成为一座不朽丰碑。新民主主义革命28年,是江阴人民在党领导下与敌人英勇斗争的28年,28年遗留的红色资源是革命先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根据省老区开发促进会的部署要求,江阴市老促会自2019年底就着手组织对市域内红色资源开展调研,以进一步掌握境内革命遗址基本情况及生存状态,推动全市更好地做好开发和保护红色资源,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积极投身老区全面振兴,建设美丽家园。

一、调研普查工作概况

(一)普查组织

2019年底,江阴市老促会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了江阴市红色资源的调研普查工作。为确保调研普查工作的顺利展开,调查结果的精准无误和红色资源价值的深入挖掘,组建了由市老促会、档案史志馆、退役军人管理局、文旅局等单位组建的“江阴市红色资源”普查工作班子。普查工作在上述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经市镇两级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历经四个月时间,将原本不够系统的江阴市红色资源状况得到了一次系统的梳理,使原先有所遗漏的资料重新得到了归纳,已经合并的进行了调整,对年久失修的、革命历史教育意义特别重大的遗址遗迹提出了翻修重建的规划建议。

(二)普查过程

2019年底,江阴市老促会根据省、无锡市老促会统一部署着手开展全市党史遗址遗迹调查工作。依照上级部署要求制定《江阴市红色资源调查工作方案》,并将该方案向市委、市政府作出汇报,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2020年初,江阴市老促会下发普查通知,各镇(街道)和高新区按照通知要求及时组成2—3人的普查小组,对辖区内的党史遗址遗迹等红色资源进行遗址确认、现场勘查、物品清点、遗址丈量和现状拍照、汇总填表等工作,初步形成普查成果。5月,制订、下发《江阴市红色资源党史遗址和纪念设施普查表》,要求各镇(街道)和高新区按照遗址遗迹名称、现行地址、文保级别、占地面积、开放情况等要素,逐一对所辖区党史遗址遗迹纪念设施进行普查填表。2021年,江阴市老促会和市档案史志馆又认真按照江苏省老促会《关于在全省开展红色资源普查工作的通知》,对全市的党史遗址遗迹等红色资源再次进行梳理。2022年初,按照《关于印发丁解民理事长在红色资源调研普查座谈会交流会上讲话的通知》要求,对前期开展的红色资源调研普查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

(三)普查方法

遗址界定、名称核实  全市党史遗址遗迹界定采取各镇(街道)、高新区及市档案史志馆、市老促会共同核准的方法进行,并对遗址遗迹名称进行规范统一。主要包括党的重要机构旧址、重要党史人物的故居和活动地、重要事件和重大战役战斗遗址、具有重要影响的革命烈士事迹发生地和墓地、近年新建、翻建的各类纪念馆和展览馆(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内容)等纪念设施。各镇(街道)、高新区累计上报遗址遗迹39处,经对其规模、保护利用级别、合并迁移等情况进行综合审查,对39处调整为36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1处,即黄山炮台,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其余27处。撤并3处(顾山钱国华烈士纪念碑与顾山烈士陵园合并、北氵国烈士陵园与顾山烈士陵园合并、钱振标烈士纪念馆并入江阴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新增2处(澄江街道革命烈士陵园、奚佐尧烈士纪念馆),核实改名称1处(新四军六师驻地蒲市里改为新四军六师师部驻地纪念馆)。

现场勘察、物品清点  普查过程中,对每一处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的现存情况、稳定情况和环境状况均进行现场分析描述,并参照文物普查资料进行比对核实;对纪念碑、烈士墓、纪念场馆等均进行现场勘察、实地丈量,并清点馆藏各类陈列物品。全市核定36处遗址遗迹占地面积共有155838平方米,建筑面积62663平方米(因相关部门对个别遗址保护面积没有明确,故此数据为不完全统计数)。清点核定枪支、匕首、剑等烈士遗物及革命文物等陈列物品500余件。每个革命遗址遗迹、纪念馆所都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全市35个红色资源点年均瞻仰参观人数达25万人次(不含兵燹灾民公墓)。

(四)普查成果评估与分析

普查成果评估  此次调研普查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市档案史志馆和市老促会组织严密,普查人员和经费等保障条件到位。普查工作于2019年底开始,启动早,各镇(街道)普查人员比较熟悉当地情况,工作认真负责,普查表格填写规范,数据经相关部门审核准确可靠。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投入普查力量30余人、普查经费10万余元(含购置设备、部分遗址修缮、和成果装帧等);市普查工作小组实施检查指导、验收审核累计20多人次。

普查数据分析  此次普查工作本着实事求是原则,采取实地丈量、物品清点等方法,并与2009年全市党史遗址遗迹普查结果进行比对,相关数据由市档案史志馆、市老促会等部门协助核实,所获各类数据均真实有效。经全面普查,核定革命遗址35处、其他遗址1处。具体分布为:澄江街道2处(含其他遗址1处)、高新区(城东街道)1处,云亭街道1处、南闸街道1处、夏港街道2处、利港街道3处,璜土镇3处、月城镇1处、青阳镇2处、徐霞客镇2处、华士镇1处、周庄镇4处、长泾镇4处、顾山镇2处、祝塘镇2处、城区5处。其中,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江阴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未定保护级别27处;授予江苏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处,江阴市(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处,未定利用级别30处;被命名无锡市党史教育基地9处,江阴市党史教育基地20处。

二、革命遗址保护、利用情况

长期以来,江阴十分重视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利用。1994年颁发了《关于建立青少年教育基地的通知》,首批建立的青少年教育基地有10个,其中中共江阴“一大”会址、夏港渡江战役烈士墓、黄山炮台旧址、顾山周水平革命烈士纪念馆4处为革命遗址。翌年,江阴烈士陵园纪念碑亭建成开放,成为机关干部、中小学生每年清明节凭吊革命先烈的必去场所。各镇也充分利用辖区内的革命遗址,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营造弘扬革命优良传统氛围。

1996年1月,市、镇两级确定了一批爱国主义教育纪念设施地,编印了《江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介》,其中革命遗址17处,占总数的34%。是年8月,以江阴烈士陵园纪念馆陈列脚本和657名烈士简介为主要内容的《魂归黄山陵》出版发行,此为全市以革命烈士为题材、比较权威、质量上乘的爱国主义教科书。1998年3月,江阴烈士陵园等3处革命遗址被命名为首批江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江阴烈士陵园、渡江战役纪念馆被列为江苏省级国防教育基地。

进入21世纪,江阴市将革命遗址与红色旅游相结合,加大保护管理、培育利用工作力度,维护修缮资金逐年增多。2002年6月,市委宣传部下发《关于加强江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加强纪念设施地的日常建设和管理,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予以保障,使各地革命遗址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的作用。同年8月,长泾镇张大烈故居等3处革命遗址被命名为江阴市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9年,全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普查,命名周水平烈士纪念馆、澄西革命烈士事迹展示馆2处革命遗址为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至此,共命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批37处,其中革命遗址9处(因近年将有些遗址合并命名,现经市文明办确定为5处),占全市总数的24.3%。这些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地成为全市干部群众缅怀和凭吊英烈、青少年接受革命优良传统教育的主阵地。

2010年1月至5月,按照中央党史研究室、江苏省委党史工办、无锡市史志办公室《关于开展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的通知》精神,江阴市对所属区域范围内的革命遗址(1919—1949)进行了全面普查,形成了江阴市革命遗址普查成果(全18册),其中江阴市革命遗址普查成果1册、各镇(街道)及相关部门普查成果(附件)17册。

2016—2022年,无锡市分四批命名无锡市党史教育基地,江阴市先后有江阴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共江阴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会址、周水平烈士纪念馆等9处革命遗址被命名为无锡市党史教育基地。期间,江阴市也先后命名土地山革命烈士陵园、张大烈故居、祝塘镇英烈苑等20处革命遗址为江阴市党史教育基地。

近年来,江阴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将其纳入城市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总体规划。各镇(街道)高度重视市由机关相关部门提出的对红色资源修缮保护的建议, 积极整合社会力量,加大财政投入,新建和修缮一批革命遗址纪念设施,有效提升革命遗址的教育功能,全市形成了属地管理、保护和利用并重的良好氛围。以国庆70周年、建党100周年为契机,根据红色资源的完好情况,于2020、2021两年,投入2500余万元进行了全面修缮维护,其中重点投入的有,投资1000万元对中共江阴一大会址纪念馆进行全面扩建,投入700余万元对新四军六师师部驻地纪念馆进行扩建,投入500余万元对周水平烈士纪念馆进行翻建,投入82万元修建奚佐尧烈士纪念馆。目前,已形成了黄山炮台、江阴渡江战役纪念馆、江阴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共江阴一大会址、新四军六师驻地纪念馆、周水平烈士纪念馆等11处重点红色旅游教育基地。

三、革命遗址普查的积极作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普查的积极作用 此次革命遗址普查,摸清了全市革命遗址的基本情况和生存状态,意义深远,十分必要,既有效贯彻了中央精神,又切实满足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更是为开发和保护红色资源,继承先烈遗址,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在老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家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一是普查中发现个别革命遗址管理不善,杂草丛生的现象。部分革命遗址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因城市开发建设,个别革命遗址需迁移,但对如何迁移,目前尚未作出具体规划和安排。二是文物保护单位以点(墓、碑、设施地、件等)为单位进行命名,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教育基地以规模、数量和整体上可形成一个基地进行命名,因此,在普查统计中难免出现文物保护单位单体涵盖不了遗址,遗址单体不能被认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教育基地(遗址为组成部分)现象,建议上级业务部门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统一核实认定的口径。三是江阴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文化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中,全市大部分红色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如周庄、青阳、长泾、祝塘、顾山、夏港、云亭等镇(街道)编印了革命烈士英雄事迹和革命斗争故事的小册子,供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和广大市民学习。但也还有少数还没有有效利用。建议各镇(街道)进一步深入挖掘红色教育资源,收集整理当地流传的红色故事,有条件的可成立红色教育宣讲团,切实有效用好红色资源。

二0二二年九月    江阴市老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