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 2022 年 10 月 21 日 浏览次数: [WPPV-TOTAL-VIEWS]

无锡市滨湖区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江苏省东南部,无锡市区西南部,因地处美丽的太湖之滨而得名。大革命时期,中共无锡支部在无锡乡村(梅园徐巷)发展了第一个中共党员(徐梦影),建立了第一个农民协会(开原乡农民协会,又称农民俱乐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锡南、锡西、马山地区的中共组织,建立地方抗日民主政权和新四军太湖抗日游击支队,形成了抗日游击根据地。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坚持地下斗争,迎来无锡解放。在各个革命斗争历史时期,滨湖老区的党组织和老区人民做出了重大牺牲和突出贡献。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充分保护和利用好滨湖区的红色资源,传播弘扬其精神价值,助推乡村振兴。根据省、市老促会的部署及滨湖区委、区政府的要求,我会对滨湖区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红色资源的分布与管理

滨湖区人文荟萃,人杰地灵,是中国吴文化和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更是革命先烈(辈)开展革命斗争的红色堡垒。滨湖区的先辈们在各个革命斗争时期的活动,留下了大量的红色遗迹,经统计,全区目前共有12处革命遗迹,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这些革命遗迹是滨湖军民当年进行革命斗争的直接产物,是珍贵的红色资源,蕴藏着丰富的革命历史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教育价值。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一)事件发生地:

中共无锡工委机关旧址(公益小学)。已列入市级文保单位,位于滨湖区荣巷街道西浜210号,由荣巷街道代管。

(二)机构旧址:

徐巷农民俱乐部旧址。已列入市级文保单位,位于荣巷街道梅园社区徐巷228号,由荣巷街道管理。

(三)人物故居:

王昆仑故居及万方楼会议旧址。已列入省级文保单位,位于鼋头渚公园内鼋渚路1号,由无锡市太湖鼋头渚风景区管理;荣毅仁纪念馆。已列入省级文保单位,位于荣巷历史街区北门,由荣巷街道代管;秦宝光故居。位于无锡吴都阖闾城遗址公园内,由无锡吴都阖闾古城遗址管理处管理。

(四)纪念场馆(陵园、碑):

马山革命烈士陵园。已列入市级文保单位,位于马山街道古竹社区塔山之巅,由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马山街道)社会事业局管理;锡南革命烈士陵园。已列入市级文保单位,位于无锡山水城(雪浪街道)南泉村塘绛山麓,由滨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管理;顾衡烈士墓。位于滨湖区梅园公墓内,由滨湖区民政局管理;马山惨案遇难同胞纪念碑。位于马山街道古竹社区塔山之巅,由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马山街道)社会事业局管理;许舍惨案纪念碑。位于雪浪街道许舍社区楝城路,由雪浪街道许舍社区管理。聂耳亭。已列入市级文保单位,位于鼋头渚公园内鼋渚路1号,由无锡市太湖鼋头渚风景区管理;君湘亭。位于河埒街道产山路荣院宿舍院内,由河埒街道产山社区管理。

二、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现状

让尘封的记忆彰显,让先烈的故事传扬,让沉默的遗迹遗存还原当年的探索,让后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近年来,在滨湖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在挖掘、保护、利用红色资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高度重视,红色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红色资源的保护,得到了历届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荣氏故居等一批历史遗存就在地方党委和驻军的精心保护下得以较为完整的保留;进入改革开放年代,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市、区、镇(街道)各级党委政府都把历史遗存保护作为使命责任,中共无锡工委机关旧址、国家领导人荣毅仁故居都以原有的建筑面貌得以较好地保留和修缮。在荣毅仁纪念馆的建设过程中,市、区、镇(街道)三级政府更是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将北京故居的建筑和生活场景复原,使古居更具特色和生命力。进入二十一世纪,在环太湖公路建设的征地拆迁过程中,坐落在梅园徐巷浜的无锡市第一个农民俱乐部旧址(徐梦影烈士故居)在当时无锡市委、滨胡区委主要领导亲自关心下得以原样保留,成为了无锡革命传统教育的标志性基地。

(二)加大投入,激发红色资源新活力。以建党100周年纪念为契机,结合党史实践教育活动,对滨湖区域内最具代表性的锡南革命烈士陵园和徐巷农民俱乐部旧址进行了大规模的保护性修缮。

锡南革命烈士陵园“重装”亮相。锡南是新四军太湖游击队诞生的大本营,是太湖儿女敌后抗日的主战场。锡南革命烈士陵园,占地总面积15237平米,长眠着112位革命烈士。近年来,陵园原展览纪念建筑老化、设施陈旧等问题逐渐显现,2021年滨湖区对锡南革命烈士陵园进行了大规模拓建修缮,同步改造提升陵园周边环境,使之成为一座现代化陵园,本次改造总投资额约1500万元。改造提升后的锡南革命烈士陵园已经成为滨湖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依托,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自2021年9月30日提升改造完成交付使用以来,已接待无锡市社会各界代表共600余人次,开展祭扫活动以及主题党日活动,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真正发挥党史教育作用,更好地激发了爱国热情、凝聚了人民力量、培育了民族精神。

徐巷农民俱乐部旧址(徐梦影故居)绽放光芒。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光辉时刻,位于无锡市滨湖区荣巷街道梅园社区的“徐巷农民俱乐部旧址”(又名“徐梦影故居”)迎来了它“红色生命”的新一轮绽放。在无锡市滨湖区区委、区政府;无锡市老区开发促进会;滨湖区老区开发促进会;无锡市规划局、无锡市交通局;属地荣巷街道等各级有关单位和社会的大力支持、筹资180万元,经第三次修缮并开放的“徐梦影故居”被授予“滨湖区党史学习教育见学点”“江苏省首批红色地名”“无锡市老区红色资源教育示范点”“青少年教育基地”等牌子,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无锡最早觉悟的革命者,不怕牺牲,坚定信仰,冲破黑暗,探索光明,在农村地区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印证,也让无锡各行各业的人们感受到身边红色血脉的滚滚涌动,从中源源汲取红色力量,牢记先烈嘱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代接着一代干。

(三)强化宣传,红色教育形成浓厚氛围。滨湖区老促会会同区级机关工委、区教育局等部门组织开展了红色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等活动。各镇(街道)开展了走访慰问老兵,红色文化演讲会、故事会、笔会、报告会、座谈会等活动。在区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区老促会利用电视、报纸、短信、微信等传媒开展了“革命老区行”集中宣传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增强了红色宣传教育效果。各级机关、学校、驻军等单位利用清明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家公祭日和国庆节等重要节日,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学生、官兵到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烈士牺牲地举行重温入党誓词、献花、祭奠活动,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红色主题党日活动等。

三、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近年来,滨湖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总体来看,我区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红色资源的发掘不够深入。经系统的调查,我区的红色资源家底已经基本摸清,但有些地方红色资源史料不全、纪念场馆史料缺失、展示内容单薄,对红色资源所蕴含的“见人、见史、见精神”新时代价值挖掘远远不够,主要停留在一般的参观讲解上,总结提炼、内涵拓展较少。教育形式单一,情景式、体验式、融入式教育少等。

(二)红色资源的利用程度不高。当前滨湖区对红色资源的利用还比较粗放,一些红色文化场馆的市场辨识度较低,红色遗产资源群众所知甚少。相关部门和群众对红色资源的认识不够深刻,红色资源保护开发涉及档案史志、民政、文化旅游、财政等部门,区级层面未成立综合协调机构,没有形成合力;红色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关于红色题材的故事、图书、实景剧、歌舞等作品较少;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不够,目前仅仅局限于参观革命遗址,没有将红色文化与滨湖区优美的自然风光相结合,形成红色旅游线路。

(三)红色资源与时代的融合有待加强。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各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一直在不断的盛行,而红色文化作为革命年代最为宝贵的历史遗产,并没有很好的与时代全面的接轨。与时代融合,发挥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是当前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对红色精神的宣传还不充分,尤其是深入到民众之中还有待增加影响。

四、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几点思考

(一)科学制定保护利用规划。要把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旅游产业规划、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等进行有机结合。按照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高规格管理的原则,立足实际、梯次推进,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

(二)强化红色资源保护措施。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保护红色资源就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理念,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摆上重要日程,强化责任担当。要建立完善相关保护制度,明确红色资源的保护主体、保护标准、保护方法、管理主体、管理责任、管理等级以及开发利用中应遵循的原则,规定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监管、收益处置、所需资金来源等具体内容,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保障和法规依据。

(三)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要积极营造红色旅游氛围,加强与滨湖区域旅游的合作,围绕红色文化主题,搭建对外宣传平台,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策划组织红色主题系列活动,讲好红色故事,打造滨湖红色旅游文化品牌。加快红色资源与滨湖区优势资源的深度融合,促进红色资源与绿色资源相融合,把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与红色旅游进行综合开发。促进红色资源与历史文化相融合,让红色文化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促进红色资源与乡村旅游相融合,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使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相融相生,相互促进。

(四)不断深化红色文化教育。加大党员干部红色文化教育力度,把红色文化作为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必修课程。以滨湖革命史料为教材,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红色历史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坚守初心使命。切实抓好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持续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把红色教育融入课堂,融入党、团、队活动之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红色基因在青少年中入脑入心。根据不同学龄段的学识水平、接受能力,编写红色故事丛书,为中小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深入开展对广大群众的红色文化教育,把讲好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与加强基层党建有机结合起来。让红色文化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党爱国热情,用红色文化占领基层思想阵地。

(五)建立健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保护开发机制,加强对保护开发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督办督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红色资源保护开发的主体责任。对重点红色场馆,无论是修缮、复建或扩建,都要明确责任主体,明确具体任务,明确专人专抓。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把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所需资金专项列支,纳入每年的财政预算,确保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确保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具有稳定的经费来源。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资金投入机制,由单一的政府投入转变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融入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之中。

二0二二年九月  无锡市滨湖区老促会